- 我一個人住,而且一個人工作。這是將外界影響降至最小的系統。p.016
- 關係的模式就是這樣,如果沒有時時保持著「就算沒了我、即便不是這裡,這個人還有許多選擇」的緊張感,很容易就漠視對方,所以不管是結婚或是上班,都需要獨立自主的基礎。p.018
- 隨心所欲地運用時間的自由、想去哪就去哪的從容、能夠遇見任何人的可能性,從一小時到十年後的事,都只需要考慮自己並加以規劃的簡便型,如今成了我人生中最需要守護著的價值。p.019
- 雖然不管有沒有家人,都要有錢才能維持和平,但很顯然的是,家庭的和平比個人的和平來得昂貴。換句話說,能夠以少少的錢來享受和平,是單身族的特權。p.053
- 阻止我們的人生前進的,經常是深愛我們的人,而非討厭我們的人。想逃離公司時,想去旅行時,雖然無法確會不會成功,但想將資源傾注於某件好玩的事情上頭時,害怕我們會失敗、會受傷、會搞砸、因此受到傷害而加以勸阻的人,總是令我們遲疑不決。那些珍貴的人,害怕會因為我的失敗,導致我無法對他們負起責任的人,他們才是人生最大的枷鎖。所謂的家人,大致上便是這種存在。還有,因為他們所放棄的一切,在人生中留下了滿滿的悔恨。p.066
- 為了享受更清爽自在的人生,我開始有意識地和家人保持距離。碰到節日時,我不再通車七個小時,去見那些世界觀與我沒有半點交集的人;抹去了在我激烈反抗到最後,要我快點結婚的無謂玩笑,並且將「畢竟還是家人」的情感喊話拋諸腦後,和令人苦惱的至親斷絕了聯繫。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家人是最普遍的宗教,家人是要無條件去愛、去擁抱、去寬恕的對象,而且否定這點,就等於否定自己。因為這樣的教理,我們經常活著迎接地獄。這些根本毫無必要。p.066
- 當家人與我的期待相衝突時,我會帶著「如果真的愛我的話,就會全力支持我的幸福」的信念,盡可能做出最自私的選擇。同樣的我也期望,我的家人能夠徹底只為自己的幸福而活,不要為了我做出任何犧牲,不要替我承擔任何責任。p.067
- 當我不為恐懼或愧疚所屈服,說出「No」的時候,我會為此感到自豪,感覺自己成了真正懂得體諒並且勇敢十足的人。懂得這種滋味之後,我再也不必為了爭取時間而延後回覆;就算拖延了時間,也只會讓心情沈重更久罷了。此外,儘快地直截了當拒絕,對方尋找替代方案的時間也會增加。p.072
- 面對不想要做的事、不想要見的人、不想要擁有的物品,最近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才不要咧。」而且,神奇的是,什麼事也沒發生。p.072
- 雖然孤單與空虛感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更令人倍感壓力的事親朋好友的目光。有時會因為那些目光,誤以為自己很孤單或有所匱乏。二十歲~三十歲的單身族所收到的戀愛壓力不亞於結婚壓力,甚至是那些討厭被一票親戚催婚,每逢佳節就像是一名獨立運動家悲壯的同輩朋友們,也會責難或貶低不談戀愛的人,對他們施加壓力。p.075
- 試著把一名幾年沒談戀愛的單身人士扔到正在戀愛或已經結婚的人士裡頭吧,就算當事人沒有請求幫忙,大家也能滔滔不絕說出一番大道理來,而且還會從穿著風格、臉蛋、身材、口氣、舉止、生活模式、最近收看的電視劇與電影等各種角度來加以分析,你之所以無法談戀愛的原因就是這個或那個。p.075
- 這全是源自「把擁有另一半是為人生基本型態」的觀點。白人將白人視為人類的基本型態,多數男性將男人視為人類的基本型態,異性戀者將異性戀者視為基本型態,而身體沒有疾病或特殊異常的人則認為這就是基本型態。在相反的一方起而反抗之前,大家都未曾意識到這是一種優越主義,是一種歧視。戀愛亦是如此。單純沒有男女朋友,就認為那個人在競爭中慘遭淘汰,或者浪費社會資源的觀點是很不合理的。不談戀愛又不是什麼犯罪行為,也不是什麼羞恥慚愧的事,你憑什麼隨便給對方建議、嘮叨或咄咄逼人,還導致對方必須自我辯護,自己好像變得很渺小似的。p.077
- 明明當事人說自己沒事,說自己不孤單,整不曉得為什麼身邊的人老是愛問:「妳很孤單吧?對吧?」單純是因為覺得捉弄人很好玩?有別於他們的擔憂,我可沒有為了自己幾年沒談戀愛就每天晚上哭濕枕頭、刺著自己的大腿或內心徹底腐爛。反倒是他們以擔憂為藉口所說的那些話,才是朝著我們平靜的心扔下石子,創造出本來沒有的孤單的元兇。所以,如果沒有打算幫忙,拜託就別多管閒事。我的戀愛,我自己會看著辦。p.078
- 網路上曾經流傳故宮,面對他人為什麼不結婚的時候,台灣總統蔡英文曾經回答:「沒有必要為了吃一根熱狗而養一頭豬。」雖然最後證實只是謠言,但聽到的當下忍不住拍了一下膝蓋。習慣單身生活後才了解到,與其為了單價較低這個原因而到量販店買一堆商品, 放到腐壞後再扔掉,不如多花幾百元在附近的小商店買一顆洋蔥、一根熱狗還比較划算。結婚也是如此。我不想單純為了愛某人、想和對方在一起,而是我的人生多出了一群婆家和兩人份的生計。倘若捨棄買一送一的商品,只買一根當下需要的熱狗需要補貼單身税的話,那我還不如乾脆付這筆費用。p.084
- 女人牽著父親的手走過紅毯,然後交付到丈夫手上的行為,不正是服從父權制的意思嗎?不僅僅是只用一次的喜帖、花環、自助式餐點,還有不管過了幾年都不忍直視的俗氣婚禮照,都是破壞環境的罪行。新娘在向母親致敬時刻意播放的悲傷音樂令人起雞皮疙瘩,不知從何時開始,看著因為厚重的新娘與噴霧而變得僵硬的髮盤,客套地說很漂亮也變得令人難以忍受;在作風猶如軍隊般的攝影師抱怨連連之中踮腳拍團體照,也成了一件苦差事。p.089
- 我是在三十六歲還是三十七歲時的夏天戒掉了婚禮。有一位朋友的婚宴在安山舉辦,我雖然覺得有點麻煩,但是如果不去的話,對方肯定會把我的名字寫在死亡筆記本上,所以我在鐘路展開了漫長的旅程。餐廳位於一個交通極為不便的地方,我搭了三號線地鐵之後,接著換乘四號線,約莫搭了一個小時之後,又下地鐵搭了二十幾分鐘的公車。下車之後,我又走了好一段路。那一天很炎熱,我特地塗抹在臉上的化妝品與打點好的髮型卻沾滿了汗水與灰塵,變得亂七八糟。儀式的進行超過一個小時,在來的路上已經耗盡了一天能量的我沒能等到儀式結束,就逕自走到宴席上,宛如家境清寒的老婆般抱著飯碗,不停地打瞌睡。因為腳上穿著高跟鞋,走路一拐一拐的,等到回家之後已經是晚上,等於星期六一整天都沒了。那天晚上,我在家中啜飲著啤酒如此想到:我奉獻了珍貴的一天休假,忍受全身的痛苦去到那裡,讓整個場子增添光彩,難道不應該是我收禮金嗎?平時和她見面時,主要也都有我付飯錢和酒錢。就算往後結婚了,她帶丈夫和孩子過來吃喜酒所耗費的飯錢,也比禮金還多。這根本就是「敲詐」!沒錯,我是這麼想的。這像話嗎?不能著和別人結婚也就算了,竟然還這麼小家子氣。這有多缺德啊?這全是因為我的身體感到疲累的緣故。人一旦身體疲累,精神也會跟著萎靡,而我的身體之所以疲累,是因為勉強自己去參加婚禮;那麼與其費勁千辛萬苦去參加婚禮,然後心懷埋怨,舒服地待在家裡、帶著真心祝福不是更好嗎?p.090
- 婚禮算得了什麼啊?憑什麼麻煩別人跑來跑去的。也就是說,雖然覺得很抱歉,但婚禮只對當事人重要而已,我一點也不感興趣。p.093
- 但是他們的猜想錯了。一起去旅行、在春日的綠蔭大道與夏日的海邊漫步、一起做飯吃、聆聽音樂、每天通電話、挑剔著不會挑剔他人的事、一起堆瑣碎小事哈哈大笑、談論著過去與未來、努力理解與互相安慰、撫觸彼此的身體、枕著對方的手臂入睡、生病時守護在身旁等,這一切並沒有因為我們的結論不是結婚就變得毫無意義。就算沒有承諾要結婚,我們仍能為連任做那些事情;只要拋棄對於永恆愛情的執著,這樣的狀態也能令我們感到幸福。p096
- 另一位年逾四十歲、獨自生活的朋友,起初在養貓的時候,遭到身邊的人戲弄說:「是打算單身一輩子嗎?」那又怎麼樣?不過是血緣與法律定義的家人比較少罷了,愛所能選擇的家庭尺寸,絕對不會因為單身而變小。p.102
- 雖然我們總說,是因為討厭這裡,或者喜歡某個地方才想離開,但其實重要的,並非「這裡」或是「哪裡」,而在於「離開」這個行為本身。接受這件事之後,於是我看見了首爾作為人生基地所擁有的魅力。p.165
- 只要擁有一個空間,讓我們能逃離非做不可的事,擁有一項無關乎義務但能全心投入的事情,我們必須承受的人生之重,就能變得輕盈一些。所以我很喜歡願意在不賺錢的事物上投注時間精力的人。他們是一群熱愛人生,懂得打點自己的人。與他們截然相反的,則是那些將給自己飯吃的公司當成全宇宙、悲壯到無以復加的類型。說真的,我很難忍受他們。只要與他們對話,世界就彷彿全縮成一副棺材,壓得我喘不過氣。p.173
- 電影總是將重點放在人生曲折挫敗的人物身上。準確來說,只要是人,都會將焦點放在曲折挫敗的部分。看到擁有大大小小缺陷的主角直接跌落深淵,可能孕育出體內的惡魔,將其釋放到世界上,或者奇蹟性地獲得治癒,又或者在適當妥協之後,成為更好一點的人;我們或哭或笑,感到恐懼,或者得到了慰藉。我所喜愛的故事,是在現實中充滿缺陷的小市民兼局外人,以原本的面貌被自己和深愛的人所接受;而他的成長,正是來自於領悟到其實自己無須刻意成長。p.195
- 不結婚的話,生活就能過的自由自在。要遇上好人才能結婚啊,為了結婚而和人交往,正是輸掉棋局的第一條件,是為了解決現實問題,而步入另一種現實。同時,也要拋棄「我的子女會是善良的孝子」的錯覺,孩子是禍是福,誰也說不準。丈夫也是,配偶的家庭亦是如此。想養兒防老?把養孩子的機會成本花在自己身上會更好,而且自己也要建立自信感才行,就是因為不相信自己,所以才會活在「只要環境改變,我就會跟著改變的錯覺與誤解」之中,但如果我不改,一切就會一成不變。即使結婚了,也可能遭遇失敗,再次恢復單身。唯有自己理直氣壯了,才能夠說服他人。如果沒有此等信念,就乾脆隨便找個男人結婚吧。我希望結婚的朋友們都能夠過的幸福美滿,但我從來都不認為,與他們相較之下,我顯得很寒酸不幸。老年的壓力大致可分成三種:金錢、丈夫、子女。單身的人沒有其中兩項,所以只需要擔心錢就夠了。多方便啊?別深陷在他人打造的幻想之中。p.226
- 邁入四十歲之後,心境上會找到平靜。因為身體變得衰弱,思考速度或是身體醒悟的速度確實緩慢許多,但也多虧如此,比起年輕時庸庸碌碌地過日子,現在變得平穩而從容不迫。經濟狀況比三十幾歲時好,也有大把的時間。不管是對工作和關係都已駕輕就熟,所以能夠減少不必要的過程。過去因為不熟練,所以總是手忙腳亂地忙了一整天,但最近反倒因為無聊得發慌,所以開始運動散步,尋找打發時間的新方法。也經常地思考,要如何過活,才算是過得好?然後我領悟到一件事——青春的巔峰期不是二十五歲,而是三十五歲。辭掉工作後去旅行、去留學,在三十幾歲的時候一切都有可能。所以啊,如果目前還處於三十幾歲的年紀,就帶著「這個時期最為年輕美麗」的想法度過每一天吧。p.227
- 三十幾歲時,會因為野心而對公司投入百分之一百八的心理,可是到了四十歲之後,就會開始思索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看前輩就知道,不管三十幾歲時成就有多輝煌,到了五十歲就會決定離開或是有新的開始,如果到時才想去做點什麼,可能為時已晚。四十歲,是需要有所整理的期間,不管是與之相符的眼光或實踐力都會產生。年輕時會不切實際,將重心放在討好別人的事情上,但現在會企圖去做我真正想要的事情,擁有投資在這上頭的勇氣與資金,也不怕別人如何看待或評價我。也就是說,人生的累贅消失了,所以我現在感到很幸福。不去想年紀這檔事很棒,因為我誤認為自己是不滿四十歲的女人,所以要是有人問我,還會感到混淆呢。從這種觀點來看,韓國的現實處境不免讓人有些感傷,不如就從國外的四十歲女性身上獲得靈感吧!你看他她們有因為自己四十歲而無法做什麼事情嗎?總之,我會一直認定自己是未滿四十歲的女人。p.228
- 一定非得要有熱情嗎?如果沒有想做的事,不做也無所謂啊,可能是因為你比較喜歡這樣吧。就視當下的心情去活吧,反正沒有人會對你有興趣。如果要考慮到別人的眼光,那與二、三十幾歲時有何不同?三十幾歲時會陷入一個都不能放掉的無謂期望與希望之中,但到了四十歲就會有所放棄,沉著透徹地回顧我的狀況。大部分的不幸均來自於與他人比較,到了四十歲之後,就比較不會做這件事。年輕貌美時不是因此產生許多慾望嗎?但是到了四十歲就會冷靜地正視現實,沒有時間徬徨,也感覺不到它的必要性。p.229
- 在還沒嘗試之前,是不會曉得我能不能做到的,那並不是我們要判斷的問題。我們所能做的,是去做想做的事情,然後等待結果。可是大家經常會不著邊際地對結果產生恐懼而不敢嘗試,反倒將時間精力花費在「自己不太想做卻可以馬上辦到的事情」上頭。如果只是瑣碎的家務事還無所謂,可是在人生重要的決定面前,大家仍不停地揣測結果,迴避自己的慾望,將時間投注在無意義的事情上。p.235
- 從某種角度來看,預測人生是一種狂妄自大,也可以說是只有成功人士能說出的結果論,但是在嘗試之前沒有所謂的成功或失敗。p.235
- 關係也是如此,擔心會不會被罵、會不會有所損失、是否會傷害到某人、是某人失望 ⋯⋯ 無謂的擔憂太多了。就算有話直說、貪得無厭、隨心所欲地生活,世界也不會因此垮掉,別人反倒會認定「他原本就是這種人」,跑來煩你的人因此減少。假使有人因為你的模樣而大失所望或指指點點又怎樣?失望與否,反正都是他家的事。p.237
- 雖然事到如今說這種話有些抱歉,不過其實你獨自吃飯與否、獨自玩樂與否,一輩子獨自過活,或是每逢奧運舉辦時就換個人結婚,這些並不重要。真正要緊的是你正在過你的人生,也就是說是否在精神上充分地成為一個人。既沒有理由與他人比較,也沒有理由左顧右盼。不必為了別人住在高樓大廈,自己也舉債住在裡頭;也不會因為失敗了一、兩次,人生就徹底完蛋,所以沒必要猶豫不決。更不用單純為了某個人看起來很幸福,就去羨慕原本自己不可能去過的生活方式。p.238